假如,有十张百元大钞掉落在你的脚边,你会怎么做?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22幼教6班的汪笑笑同学给出了她的答案。
事件经过
2024年12月4日中午,学院保卫处接到汪笑笑同学的求助,称其在学院门口电动车停放处拾到现金若干,但无人认领。汪笑笑同学随即将现金交给了保卫处工作人员,请求帮忙寻找失主。
经过现场清点,共有现金1000元整,并无其他证明失主身份的凭证。学院保卫处工作人员立刻调取校园监控,并在学院群中发布消息扩大搜索范围,同时安排人员在校园附近进行询问,看是否有人遗失物品并正在寻找。
最终,在多方协助下成功地找到了失主,并将现金完好无损地交回到对方手中。
汪笑笑同学(右)与失主合影
采访切片
学院社会服务系也专门邀请了汪笑笑同学针对这次事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汪笑笑同学在采访中详细地描述了事件的经过,在发现失物的那一刻,她的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是好奇,想知道究竟是谁遗落了这么多现金;另一方面则是担忧,害怕这是一起类似“仙人跳”的陷阱事件。但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还是战胜了猜忌心理,她毅然决然地将现金交给了学院保卫处。
她在采访中谈道:“失主很焦急地来到保卫处询问,发现钱被我捡到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和感激的表情,我感觉这一刻是最值得记录的,我也很自豪自己坚守了道德原则,诚信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汪笑笑听说学院准备报道她的事迹后觉得很惊讶,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一件无比平常的小事。据了解,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行拾金不昧的善事。在平日的生活中,汪笑笑就是同学眼中乐于助人的热心女孩,也因此经常受到班主任的表扬。
采访照片
汪笑笑同学也与我们分享了在校学习的经历,不论是课堂上还是班会活动中,教师们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同学们树立道德榜样,并将优秀道德品质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故事、绘本、影片等方式让同学们耳濡目染地接受道德熏陶。“当我们主动代入失主的身份时,就能够对那种焦急的情绪感同身受。我相信如果是其他同学捡到了这笔钱,一定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
在谈及是否希望学院进行表彰鼓励时,汪笑笑同学拒绝了物质奖励。她提出了学院可以颁发道德流动红旗的建议,以此激励学院更多的学生多做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气。
这次事件不仅是展现学院日常风貌的一个微小切片,更是凝聚师生精神力量的重要窗口。学院将更加注重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公益行动、参与志愿服务、加强宣传教育、优化表彰机制等方式,带动全院师生做好人、行善事,强调公民责任感,传递社会正能量。
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
图文编辑:李嘉晖
一审:廖立宇
二审:张建平
终审:汪爱民 熊海亮
返回列表页